构建客户画像,助力提升线索转化效率

 

01

为什么要构建客户画像

 

我们都经历过,一张表单走天下的时代。无论是网站上的访客信息,还是活动的报名信息,都通过一张表单来进行收集。之后无论客户意向高低、信息是否完善、重合度如何,一股脑地给到销售跟进。由于客户信息的不完善,销售难以找到切入点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,更何况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和服务,所以销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,与客户从零开始构建联系、了解需求、提供方案,效率极低。

随着获客成本的提高,以及企业对效率要求的提高,市场部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获取名单这么简单了。

 

在十分讲究投入产出比的当下,市场部被要求从原来的花钱部门(Cost Center)变成赚钱部门(Growth Center),市场部职责需要从流量一直覆盖到成交,即从获客开始到需求的激发和挖掘,再到线索的转化和移交,市场部在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中,推进着转化效率。

以上这些职责,都需要市场部对客户有完整的判断和洞察,以及有依据地对客群进行细分,并对客户采取精细化、个性化的运营。

 

在将线索交予销售的过程中,完善的客户信息和特征,更有助于销售寻找与客户交流的切入点。归根结底,就是市场部需要有构建360°客户画像的能力。但要构建完整客户画像并不简单。

 

02

怎么构建客户画像

 

目标客户是谁

首先,市场需要明确企业的目标客户有哪些特质。以荟聚为例,我们会明确:客户来自什么行业?客户的业务情况如何?客户的市场部情况如何?客户的数字营销程度如何?客户是否是MLG的增长模式?客户的意向情况如何?

 

需要收集什么数据

当明确了目标客户是谁之后,我们需要把描述客户的一段话拆解为一些固定的词组和问题。因为我们不太可能直接递给客户一个填空题,让客户写小作文来描述自己的业务,我们需要把一整段描述拆成多个字段来让客户填写,或是拆成多个小问题来询问客户,最终再由市场部组合成画像。另外,当我们想要定向地搜索客户的某些特质时,非标准的整段描述会让检索难以开展。同样还以荟聚为例,我们会把客户的描述拆解为:

  • 联系信息:姓名、手机、邮箱、昵称、微信号

  • 企业信息:企业名称、所属行业、企业规模、企业营收、市场部规模、市场年预算

  • 需求信息:业务需求、使用的系统、获客渠道、采购计划

  • 偏好信息:内容偏好、渠道偏好、时间段偏好、业务场景偏好

  • 来源信息:来源渠道、来源媒体、来源活动、来源内容

  • 行为信息:关注、点击、访问、下载、报名、填写表单

 

怎么收集数据

客户数据的收集方式有两种,分别是直接收集和间接分析。直接收集客户数据的方式有:

  • 埋点:在网站或小程序中植入埋点代码,即可收集到客户的行为信息(访问、点击等)和属性信息(表单信息、身份信息等)。

  • API对接:当前企业正在使用的社交平台、营销系统以及第三方数据源,通过API对接后,都可以获取客户的行为信息和属性信息。

  • 表单收集:在网站中、公众号中、内容中又或是线下场景,展示让客户留资的表单,可以结合CTA(call-to-action,召唤性行为)激励客户留资。

而有关需求、偏好或者意向的数据,并不只是通过询问客户或者填表单的方式获得,通过对客户阅读过的内容和发生过的行为,综合判断也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,所以间接分析的数据有:

  • 客户意向:通过客户活跃度判断

  • 客户需求:通过客户查看过的内容、参与过的活动、浏览过的页面判断

     

03

构建画像的难点

 

数据捕获难题

一个客户除了有姓名、手机、公司、职位等基础属性之外,还可能有微信昵称、地域、性别等信息,这么多信息不太可能只通过表单来进行收集。另外,客户与企业的互动行为,客户与企业接触的渠道来源等信息,在没有研发支持的情况下,市场部很难记录这些信息。

 

身份整合难题

一个客户可能同时在百度上进行过搜索,查看过企业官网,关注过微信公众号,添加过企业微信,市场部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,很难将一个客户在不同渠道上的身份做合并。就无法完整地了解到一个客户的真实活跃度情况、需求情况以及意向情况。

 

洞察和分群难题

客户的属性和事件,繁杂又零碎,市场部往往很难快速判断出这个客户的价值高低、阶段进程、意向情况等。另外,客户分群往往不是粗略地以行业或地域来划分,而是根据实际运营的情况进行人群划分,比如业务需求匹配、且获客渠道超过3个以上、且最近30天活跃度在100分以上、且查看过客户案例超过3次的客户,列为高价值/高意向客户。在不借助外部支持的情况下,市场部很难用这样精细的条件去细分客群。

 

04

荟聚帮助企业

如何构建360°客户画像

 

一键接入全渠道客户数据

荟聚为企业提供API和埋点监测的数据接入方式,打通微信公众号、企业微信、微信小程序、直播系统、企业官网等常见营销渠道,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,自动接入客户昵称、头像、身份ID等属性信息,并记录客户在各渠道上的互动行为。企业无需介入开发资源,一键登录渠道账号即可完成客户画像基础数据的接入。

 

通过表单的形式,收集更丰富的客户信息,荟聚还另外提供工商数据以补足客户的企业信息。

 

清晰标记客户来源

荟聚为企业提供来源体系构建能力,企业可为每个来源渠道配置详细的媒介、内容、活动、关键词等(可配置10个层级),清晰标记线索的初始创建来源。让客户与企业的首次接触、注册过程以及关键转化过程,都有清晰的来源记录,帮助市场与销售更了解客户的意向。

 

自动合并客户多重身份

微信生态、企业官网、直播系统等各获客渠道获取到的身份ID,荟聚都可以通过寻找共通ID或者匹配手机号的方式进行身份合并。如微信生态下,荟聚可将同一开放平台下的系统通过Union ID进行自动合并;在企业官网上,荟聚可为企业提供带身份识别的千人千面码,实现网站和微信生态的身份打通。

 

客户的特征刻画和精细分群

整合客户的基础信息(属性、事件、来源等)后,荟聚为企业提供给客户刻画特征(标签和群组)和设定指标(线索分值和阶段)的能力,来快速洞察线索价值。

 

荟聚的智能筛选可以自由组合客户信息,再通过且/或条件自由组合多条信息,对客户自动进行贴标签、设立群组、评定分值、推进线索阶段等操作。

 

另外,客户的内容行为(浏览、点击、下载等)还可通过内容标签的形式进行标记,帮助企业通过客户所拥有的标签和标记次数等客观事实,判定客户的喜好。

 

客户的洞察和分析

除了单个客户画像的完整构建外,为企业提供营销分析中心,企业可针对特定客户群体进行线索阶段、初始来源、地域分布、关键行为时间分布、内容标签等分析,帮助企业对客群有更深入的洞察。

 

 

使用效果

 

数据收集效率提升约100%

 

画像完整度提升约80%

 

客群细分颗粒度提升约60%

 

客户转化效率提升约55%

 

 

转自微信公众号Convertlab荟聚文章《构建360°客户画像,助力提升线索转化效率》

作者:Joyce

原文链接请点击此处